摘要: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在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以修復生態為主要目的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為我國油茶行業的快速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農墾建設兵團的成立和集體化生產經營模式的確立,為油茶的規?;l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油茶發展進入快車道。,在國家政策對木本油料作物大力支持及茶油等加工產品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油茶籽產業也隨之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油茶籽產量為294.62萬噸,同比下降25.3%。
一、行業定義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屬植物中種籽富含油脂的物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同時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籽是油茶樹的成熟種籽,位于油茶果內,一般呈茶褐色或黑色,是抽取茶油的原料,除油脂外,油茶籽還含有豐富的淀粉、纖維素、木質素、茶皂素等可利用成分,極具營養、健康、經濟和社會價值。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為了推動油茶行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如《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分解落實三年油茶生產任務及進度安排,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9000萬畝以上、茶油產能達到200萬噸,中央整體政策持續細化油茶產業發展趨勢背景下,地區政策和補貼等持續完善,預計我國油茶產業規模將在未來三年加速擴張。
三、行業風險
1、政策風險
油茶產業與國家糧油安全關聯緊密。我國的產業政策在安全戰略高度對油料油脂的種植、加工、流通、儲備、進出口等各個環節采取綜合措施,促進食用植物油產業健康發展,保障我國食用植物油供給安全。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及產業政策,引導、支持和鼓勵油茶產業的發展。若未來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或對油茶的產業政策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如食用油市場支持政策、土地流轉政策變化等,將會對油料作物種植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2、技術風險
油茶行業具有一定技術含量,但是由于技術革命的飛速發展,新的種植替代技術可能出現,若企業不能及時更新、掌握最新技術,則企業未來或將存在不再具有技術先進性的風險,而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行業內企業在研種植技術也存在研發結果達不到預期效果。因而油茶行業需要不斷加大對油茶的種植技術研發,不斷提升油茶的質量,以應對不斷發展進步的行業技術環境。
3、市場競爭風險
無論是上游的油茶苗木種植還是中下游的油茶加工,都屬于充分競爭性行業,多數企業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由于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強,油茶行業得到較快的發展,更多的企業進入油茶行業,加劇了市場競爭程度。
4、人才風險
擁有穩定、高素質的種植技術人才隊伍對油茶企業的發展壯大至關重要。雖然油茶企業一直注重人力資源的科學管理,按照價值規律,參照本地區、同類企業人力資源價值水平,制定了較為合理的員工薪酬方案,建立了公正、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對管理人員實現目標管理,提高技術骨干的薪酬、福利待遇水平,科研人員的利益直接與年度技術創新目標掛鉤。但目前,油茶企業間科技人才爭奪十分激烈,可能會造成技術骨干人才隊伍的不穩定,從而企業經營帶來一定的風險。
四、產業鏈
油茶籽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油茶種植環節,主體主要包括種苗、化肥、農藥種植用具等;中游為油茶籽加工環節,主要包括采摘、加工及運輸等;下游為油茶籽產品的銷售流通環節,主要包括各類線上及線下銷售渠道。其中,油茶種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基礎,決定了未來產業的整體規模。目前,由于我國油茶栽培良種化程度低,覆蓋面不廣,大部分還是幾十年前種植的低產油茶林,油茶的單位面積產量低,高產油茶的推廣和普及是當前油茶發展的當務之急。
五、行業現狀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在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初,以修復生態為主要目的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為我國油茶行業的快速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農墾建設兵團的成立和集體化生產經營模式的確立,為油茶的規?;l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油茶發展進入快車道。,在國家政策對木本油料作物大力支持及茶油等加工產品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油茶籽產業也隨之迅速擴張。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油茶籽產量為294.62萬噸,同比下降25.3%。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良種選育工作穩步推進
發展油茶產業,種苗是根本、是關鍵。目前,我國已篩選出一批優良無性系品種,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不斷深入并在生產中推廣應用,經過兩次大規模的良種選育工作,已選育出包括油茶優良農家品種、雜交組合、優良家系和無性系等油茶優良品種(系)100多個,油茶優良品種(系)在生產上的應用和對低產林進行改造,為新建油茶基地,提高油茶籽的產量奠定了良好基礎。
(2)消費需求增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食品正逐步進入并占領高端食品市場。從消費升級的路線看,消費觀念的轉變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綠色健康食品。在食用油領域,消費升級體現在消費者對動物油脂的消費逐年減少,對植物油的消費則逐年增加。茶油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在世界享有“東方橄欖油”的美稱。隨著茶油的優良特性逐步被消費者了解,茶油的消費需求將會逐年增大。
2、不利因素
(1)高產油茶林普及率偏低
目前我國高產油茶林普及率偏低,據調查,油茶新造林和老林更新改造的前期一次性投入很大,一般每畝投資約1500元左右;高接換冠,每畝成本約2000元左右;低產林復墾改造,每畝年成本在200元左右。對油茶林新造或改造,較高的前期投入,一般農戶難以承受。雖然在油茶產業發展中各地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多數地方由于財力限制,對油茶的發展未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近年來低產林改造和高產林種植的效果尚需一定時間方可顯現,因此油茶產業的原材料供應在短期內難以大幅提高,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現階段油茶產業的發展。
(2)綜合利用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油茶行業監管還不夠完善,市場準入門檻較低,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精煉能力不足,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比較低下,大多數企業對茶油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不高,高附加值產品開發很少,造成資源浪費,效益偏低,這種簡單低效的開發模式與我國積極推動茶油產業發展的整體戰略不相匹配,制約了茶油產業的發展。
(3)行業整體認知度不高
油茶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茶油具有優質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學組成、脂肪酸比例與橄欖油相似,一些指標還要高于橄欖油。然而,人們對橄欖油特性的認識卻遠遠高于對茶油的認識,一般認為橄欖油是高品質油,而對茶油的認識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產區人們才對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國北方和西部大多數地區對茶油基本處于陌生狀態,全國茶油每年僅有少量出口,國際市場認知度極低,這與長期以來人們對茶油停留在自產自用和宣傳上的不到位有直接關系。
七、競爭格局
我國油茶行業市場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安徽等省份。其中以湖南、江西、廣西三地的地區產業綜合競爭力最強,資源優勢、規模優勢較為明顯,這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引導和適宜油茶生長的地區氣候。目前,我國油茶行業主要參與企業有湖南中聯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山潤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江西潤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源森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八、發展趨勢
我國茶油市場需求主要由國內消費構成,出口量極小,且當前茶油年產量難以滿足國內需求。在國際市場上,茶油競爭力不足,但隨著貿易全球化和國際市場對茶油優質特性的認知,其潛在需求巨大。此外,油茶籽提油后的主要副產物茶粕,具有廣泛應用價值,可用于魚塘清塘、稻田殺螺等,深加工后可生產茶皂素、有機肥等。隨著油茶副產物開發技術成熟,油茶產業將加速向精深加工發展,這些高附加值產品將大幅提升行業盈利水平,成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