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和綠色電力發展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選擇使用綠電,以滿足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綠證核發數量顯著增長。2022年,全年核發的綠證數量高達2060萬個,對應的電量為2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率高達135%。同時,交易數量也大幅攀升,達到969萬個,同比增長15.8倍。
關鍵詞:綠證交易、綠證交易發展歷程、綠證交易政策、綠證交易現狀、綠證交易發展趨勢
一、綠證交易行業相關概述
綠證交易是指通過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的碳減排交易活動,具體指的是國家對發電企業每兆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頒發的具有獨特標識代碼的電子證書的交易。綠證是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確認和屬性證明,以及消費綠色電力的唯一憑證。每一張綠證代表著一兆瓦時(1000度)的綠色發電量。
綠證交易是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引導綠色消費,規范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場。從我國綠證交易發展歷程看,綠證制度最初起源于2005年,主要是為了緩解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財政補貼的缺口,同時培育國內的綠色電力消費市場。在2017年,中國開始試行綠證核發和自愿認購制度,對享受補貼的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量核發綠證,并明確用戶可以通過購買綠證作為消費綠電的憑證。2018-2020年,在這個階段,中國進一步完善了綠證核發和交易機制。自2020年起,中國實施了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明確各承擔消納責任的市場主體可通過購買綠證完成消納責任權重。這一舉措進一步推動了綠證交易市場的發展。2021-2022年,中國綠證交易市場處于擴大與規范階段。2021年,中國啟動了電力交易機構開展綠電交易,綠電綠證交易規模開始穩步擴大。同時,為了規范綠證交易市場,中國明確了綠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電量環境屬性的唯一證明,是認定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消費的唯一憑證。2023年至今,我國綠證交易市場正全面推進國際化進程。在2023年,中國綠證市場經歷了進一步的放開和國際化。首先,中國放寬了綠證核發的門檻,其次,中國首次開展了跨境綠證交易,標志著港澳參與國家綠電綠證交易邁出了關鍵一步。
二、中國綠證交易市場政策環境分析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可再生能源和綠色電力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和有效實施的政策措施,顯著推動了綠證交易市場的建立健全與蓬勃發展。這些政策不僅為綠證交易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還為其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其中,2023年8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 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這一通知明確了綠證全覆蓋的目標和要求,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快速增長,并為綠證交易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隨后,在2024年2月,為了進一步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的銜接,并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的消費,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綠色電力證書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的通知》。這一重要文件的發布,標志著綠證交易市場在節能評價考核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總體而言,中國政府在綠證交易市場政策環境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探索,為綠證交易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未來,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綠證交易市場將在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綠證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三、中國綠證交易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和綠色電力發展的持續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選擇使用綠電,以滿足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綠證核發數量顯著增長。2022年,全年核發的綠證數量高達2060萬個,對應的電量為2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率高達135%。同時,交易數量也大幅攀升,達到969萬個,同比增長15.8倍。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核發的綠證數量已接近6000萬個,其中無補貼項目綠證核發量占比約41%,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進入2023年,綠證的核發數量更是超過了1億個,雖然全年交易數量尚未有公開信息,但根據目前公開的2023年前7個月的交易量數據,已經遠超2022年全年綠證交易量,顯示出綠證市場的活躍度和潛力。
在綠證市場中,項目類別主要分為補貼綠證和無補貼綠證。補貼綠證主要針對陸上風電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其認購價格通常不高于補貼價格。近年來,隨著市場逐步開放,無補貼項目綠證核發量逐步提升。2022年我國無補貼綠證核發2427萬個,較2021年同比增長276.86%,無補貼項目綠證核發量大幅提升。
從地區分布來看,國內綠證累計交易主要集中在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裝機規模較大的地區。截至2024年6月4日,中國綠證累計交易量排行前十的地區依次為:上海(1925.44萬張)、青海(1232.37萬張)、浙江(684.84萬張)、廣東(515.40萬張)、陜西(484.51萬張)、江蘇(430.64萬張)、寧夏(421.53萬張)、內蒙古(321.11萬張)、新疆(282.88萬張)、北京(214.88萬張)。
從綠證核發類型來看,當前掛牌交易的綠證主要包括風電綠證、光伏綠證、水電綠證和生物質發電綠證。其中,風電綠證和光伏綠證占據主導地位。截至2024年6月4日,前20省份綠證累計交易達7321.74萬張,其中風電綠證交易量達3929.60萬張,占比約53.67%;光伏綠證核發量達3392.13萬張,占比約46.33%。從地區角度看,風電綠證交易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青海,分別交易804.81萬張和791.63萬張;光伏綠證交易排名前三的地區為上海、青海和浙江,交易量分別為1120.63萬張、440.73萬張和413.65萬張。
四、中國綠證交易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升,綠證交易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發展的有效手段,已逐漸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和市場的青睞。它不僅為可再生能源項目帶來了額外的經濟收益,還促進了能源結構的轉型,推動了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在綠證新規的推動下,中國綠證交易市場正迎來市場主體多元化的發展。新規中市場主體不再局限于“非水”可再生能源,而是覆蓋了已建檔立案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這一變化將極大地擴大綠證市場的供給,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隨著市場主體多元化的發展,中國綠證交易規模也在持續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識到綠證交易的重要性,紛紛加入到這一市場中來。如遠景科技、隆基綠能、晶科能源、陽光電源、秦淮數據、遠大集團等知名企業已陸續加入RE100倡議,承諾在未來幾年內實現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些企業的加入不僅展示了它們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也為中國綠色能源市場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總體來看,綠證交易市場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未來,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綠證市場主體多元化和交易規模持續擴大的趨勢也將繼續延續,推動中國綠證交易市場不斷向前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hiyssj.com)發布的《2024年中國綠證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年中國綠證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24年中國綠證交易市場運行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共七章,包括綠證交易行業相關概述、中國綠證交易市場運行環境、全球綠證交易市場概況、中國綠證交易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中國綠證交易重點企業分析、中國綠證交易行業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中國綠證交易行業風險與發展趨勢分析。
文章轉載、引用說明:
智研咨詢推崇信息資源共享,歡迎各大媒體和行研機構轉載引用。但請遵守如下規則:
1.可全文轉載,但不得惡意鏡像。轉載需注明來源(智研咨詢)。
2.轉載文章內容時不得進行刪減或修改。圖表和數據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數據來源。
如有違反以上規則,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